1. 關注事項:加強學生國民及全球公民身份認同
|
簡列上學年的回饋與跟進:2023/24學年是2023-2026學校發展計劃的第一年。透過落實這個關注事項,在協助學生加強國民及全球公民身認同上有不俗的效果及成效。本學年我們會繼續推動這個關注事項,並會在個別範疇上加強跟進: Ø 關注事項一:本學年會繼續深化在情及行的層面上推動國民身份認同,並會考慮與1至2所的姊妹學校結盟,加強與姊妹學校交流的機會,強化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情與行。至於對時事的認識,仍要努力提升,可在周會/早會/OLE時段增加向學生介紹時事的機會。 |
|
目標 |
推行策略 |
成功準則 |
評估方法 |
時間表 |
負責人 |
所需資源 |
|
(如學校有實際需要調整周年計劃的目標/推行策略/成功準則/評估方法,請以★號作標示,以便科組知悉及跟進。) |
||||||
|
提升學生對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 |
以全校參與方式,加強整體課程規劃及豐富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。 在各科/組的計劃書內顯示有關計劃及安排。 在各科進度表顯示有關安排。 |
學生對國家及民族的認同感及自豪感有所提升 學生懂得欣賞中國的傳統文化 學生懂得欣賞近代中國在不同方面的發展及成就
|
l 活動問卷/活動後的反思及分享 l 科本問卷 l 老師觀察 l 同學的課業表現 l 同學的表現 l 觀課所得 l 課業檢查 l KPM數據 |
l 全年
|
· 各科老師 · 各組老師
|
· 教育局姊妹學校津貼· 教育局公民科津貼 · 全方位學習津貼
|
|
· 加強校園氛圍,建立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歸屬感。 |
||||||
|
· 加強對外聯繫、舉辦/參加國內的交流活動(例如:姊妹學校),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歸屬感。 |
||||||
|
· 增加學生參與認識國家歷史、文化及發展的活動,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識,從而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欣賞。 |
||||||
|
· 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,例如:透過提升授課時的提問技巧來幫助教師授課,讓學生除知識層面外,也能深化對中華文化/中國近代各方面發展/成就的欣賞等。 |
||||||
|
提升學生對新聞時事的認識及興趣 |
· 加強學校氛圍,提升學生對新聞時事的認識及興趣。 · 各科/組的計劃書內顯示有關計劃及安排。 · 在各科進度表顯示有關安排。 · 鼓勵學生閱報及多認識時事。 |
l 學生對新聞時事的認識及敏感度增加 l 學生對新聞時事的興趣增加 |
l 活動問卷/活動後的分享 l 同學參與率 l 老師的觀察 l 觀課所得 l 同學的課業 l 同學的課堂表現 l 同學的表現 |
· 全年
|
各科老師 各組老師
|
|
2. 關注事項:培養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
|
簡列上學年的回饋與跟進:2023/24學年是2023-2026學校發展計劃的第一年。透過落實這個關注事項,在培養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上,我們均見到有一定的效果及成效。本學年我們會繼續推動這個關注事項,並會在個別範疇上加強跟進: Ø 關注事項二:學生有摘錄筆記的習慣,但需提升學生做筆記技巧,以增加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;另外,在推動閱讀上,可增加推廣閱讀的獎勵及鼓勵各科的閱讀報告/活動更多元化;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信心需進一步加強,英文科可更善用READING ALOUD 的策略。
|
|
目標 |
推行策略 |
成功準則 |
評估方法 |
時間表 |
負責人 |
所需資源 |
|
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及學習策略 |
· 以全校參與方式,加強整體課程規劃及豐富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。 · 在各科/組的計劃書內顯示有關計劃及安排。 · 在各科進度表顯示有關安排。 |
l 學生上課的自信心增加 l 學生摘錄筆記具系統及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做筆記 l 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協助學習(例如:上網、向老師發問、與同輩商討或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) l 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上課自信心增加及能力得到發揮 l 學生在校園內更有信心使用英語溝通 l 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及興趣增加 |
l 活動問卷/ 活動後的反思及分享 l 科本問卷 l 課業檢查 l 觀課所得 l 持份者問卷 l APASO l 學生的上課表現 l 學生英語課/LAC課及高中英語閱讀課的表現 |
l 全年
|
· 各科老師 · 各組老師
|
|
|
· 定期發放有關資優培訓的教師課程,鼓勵老師參加;或邀請經驗導師到校舉行講座,提升老師對資優培訓的認知,從而可協助資優同學提升學習的自信及策略。 |
||||||
|
· 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及興趣。 |
||||||
|
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興趣 |
· 善用香港教育城的閱讀資源及參加其他相關的推廣閱讀活動及比賽,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興趣。
|
l 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興趣提升 l 參與閱讀活動的人數增加 |
l 老師觀察 l 同學的表現 l 持份者問卷 l KPM數據 l 校本閱讀計劃的參與數據 l 閱讀活動的參與數據 l 中文/英文的測考數據 |
l 全年 |
· 各科老師 · 各組老師 |
|
|
l 增購電子閱讀平台如:e悅讀計劃、Hyread HK,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。 |
||||||
|
培養學生積極地運用他們所學,並能應用在不同的學習經歷上,從而提升他們的共通能力(包括解難能力、綜合能力及溝通能力等)
|
· 以全校參與方式,加強整體課程規劃及豐富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。 · 在各科/組的計劃書內顯示有關計劃及安排。 · 在各科進度表顯示有關安排。 |
l 學生的共通能力 (包括解難能力、綜合能力及溝通能力等)有提升 l 學生的同理心、責任心有所提升 l 學生在課堂內及課外的活動參與表現富積極性 |
l 活動問卷/ 活動後的反思及分享 l 科本問卷 l 老師觀察 l 同學的表現 l 課業檢查 l 觀課所得 |
l 全年
|
· 各科老師 · 各組老師 |
|
3. 關注事項:推動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(世衛的建議:心理、生理及社交)
|
簡列上學年的回饋與跟進:2023/24學年是2023-2026學校發展計劃的第一年。透過落實這個關注事項,在培養學生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上,我們均見到有一定的效果及成效。本學年我們會繼續推動這個關注事項,並會在個別範疇上加強跟進: Ø 關注事項三:這個範疇上要進一步加強。心理上,學生在「生命意義」探索及逆境向上/自強的心態需加強,本學年可多分享不同的人物在挫折下重新出發的經歷;生理上,普遍同學睡眠不足,本學年可善用每學年三次家長會面的時間,提醒家長在家多注意及提升子女有足夠睡眠的重要性,也可在高中OLE時段加入時間管理的分享,令學生學習如可更善用時間,以應付公開考試。課程安排上,各科會重新檢視高年級的小測及SBA的安排,以免同學要集中在某一個時段應付過多的SBA及小測。
|
|
目標 |
推行策略 |
成功準則 |
評估方法 |
時間表 |
負責人 |
所需資源 |
|
(如學校有實際需要調整周年計劃的目標/推行策略/成功準則/評估方法,請以★號作標示,以便科組知悉及跟進。) |
||||||
|
心理:建立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及思想 |
· 以全校參與方式,加強整體課程規劃及豐富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。 · 在各科/組的計劃書內顯示有關計劃及安排。 · 在各科進度表顯示有關安排。
|
l 學生在課堂內及在課外的活動參與表現富積極性 l 學生的律己、同理心及責任心方面有所提升 l 學生的違規數字及行為有所減少 |
l 持份者問卷 l KPM數據 l APASO l 活動問卷/ 活動後的反思及分享 l 科本問卷 l 同學的表現 l 老師觀察 l 觀課所得 l 課業檢查 l 違規數據 l 家長持份者持份者數據 |
· 全年 |
· 各科老師 · 各組老師 |
· 健康校園計劃津貼 |
|
· 優化初中德育課的課程內容及增加學生反思的機會。 |
||||||
|
生理:增加學生對維持身體健康的知識及培養學生養成健康活的習慣
|
· 以全校參與方式,加強整體課程規劃及豐富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。 · 在各科/組的計劃書內顯示有關計劃及安排。 · 在各科進度表顯示有關安排。 |
· 學生更為重視身體健康,並增加相關的知識 · 學生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的習慣(包括:運動、飲食、作息、使用社交媒體及電子產品) |
l 持份者問卷 l KPM 數據 l APASO l 活動問卷/ 活動後的反思及分享 l 科本問卷 l 同學的表現 l 老師觀察 l 觀課所得 l 課業檢查 |
l 全年
|
l 各科老師 l 各組老師
|
|
|
l 加強家校合作,共同協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(例如:定時運動的習慣、合宜使用資訊科技的態度及習慣)。 |
||||||
|
社交:幫助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並學懂與人相處的技巧
|
l 以全校參與方式,加強整體課程規劃及豐富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。 l 在各科/組的計劃書內顯示有關計劃及安排。 l 在各科進度表顯示有關安排。 l 強化校內的社會服務團體/課外活動組織與社區關係組的合作,鼓勵及推動學生更多參與社會/社區的服務。 l 增加學生參與社區/社會/班內服務的機會。 |
l 學生懂得關愛、與人相處時表現友善和接納的態度以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;主動結交新朋友 l 學生懂得以理性和同理心處理人際關係 |
l 持份者問卷 l KPM 數據 l APASO l 活動問卷/ 活動後的反思及分享 l 同學的表現 l 老師觀察
|
· 全年 |
l 各科老師 l 各組老師
|
|